「60年造花茶極致之美」
每一座城市,都會在歷史的土壤中生長出屬于自己的味道。獨一無二。
成都的味道,在錦里古街的青磚路上,在川菜的麻辣演義里,也飄蕩在一杯三花的雋永茶香中。
從國營成都茶廠到三花茶業公司,60年,是一杯三花和成都人一起攜手走過的旅程。經典延續,有年份的茶,經得起沉淀。三花與成都,有話要說。
三花·成都
1951年,國營成都茶廠在一心橋街74號成立。坐慣了老茶館喝慣了小作坊茶葉的成都人還沒意識到這意味著什么。直到成都人真正喝到成都茶廠的茉莉花茶時,才品味到那種前所未有的精致和甘甜。
當時成都茶廠的花茶按品質分為特級花茶、一級花茶、二級花茶、三級花茶……花末。特級花茶和一級花茶太貴,花末又太次。三級花茶在味覺享受和消費價格之間達到了絕妙的平衡,最懂成都人的生活態度,不攀比亦不敷衍,重視享受卻也懂得知足常樂。
「一杯三花,說不盡道不完的成都記憶」
于是,三級花茶用自身的優秀品質,迅速打動了成都人對于茶一顆挑剔的心。而成都人也給三級花茶起了個漂亮的名字——三花。
一時間,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館里此起彼伏的聲音都是——
“師傅,泡碗三花!——”
成都花茶就是三花,三花就是成都花茶。
這已是成都人心中不言自明的默契與認同。
之后,三花真正融入成都人的生活。老友閑聊龍門陣,要喝三花;談生意,要喝三花,成都人的婚禮上,三花是最尊貴的客人。即使是成都茶廠內部職工,結婚時也不過特批兩斤花末而已。茉莉花茶的珍貴,可見一斑。
就這樣,人們在熱火朝天地建設新成都。激情燃燒的歲月里,三花陪伴成都人一路走向新時代。
三花·經典
泛黃老照片中的成都,每一幕都鐫刻著三花的痕跡。
「啖三花,真成都」
在成都茶廠門市部拿著茶葉票排起長龍買三花茶,成為很多老成都心頭不斷翻開的珍貴畫面。“啖三花”(即享用三花)成為了一個幸福成都人的標志——他是享樂的,又是節制的。當然,更是心滿意足的。
靜心細品。最成都的生活,是泡在茶館里的半日清閑;最成都的茶,是一喝六十年的一杯三花。
「老成都的龍門陣,總是離不開三花」
成都茶廠產的茉莉花茶、茶館里的老虎灶、茶博士提著的紫銅長嘴大茶壺,茶桌上的錫茶托,茶客手中的景瓷蓋碗,這些物件,勾勒出成都人生活的剪影。成為回首舊日成都的線索。
那時候,有關三花的龍門陣,最為成都人津津樂道的有兩個。
90年時,三花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原因是成都茶廠在龍泉大面鎮的茉莉花基地產量大漲,超過成都茶廠所需量。但為避免花農利益受損,三花盡數收購了所有茉莉花,制茶沒用完的茉莉花擺滿了車間和辦公室。那一年,飄了一路的花香,是三花對成都堅守的一份責任。
另一件事則和三花的獨門絕技有關。在90年代后期,市場上出現許多打著成都花茶名號的茉莉花茶。但在越來越多的選擇面前,成都人依然愛喝三花。茶客們都說,再怎么模仿,其他的花茶也無法學來三花的獨特茶香滋味。
「以獨門絕技,造經典三花」
因為三花擁有當時整個四川都為數不多的老茶人。他們和茶打了一輩子交道。拼配茶葉時,絕少使用儀器,而是靠著自己多年的經驗以及與茶修得的默契,全憑掌中的收放自如,將各地的原茶按不同的比例進行拼配,激發每一種茶的最佳狀態,再加上茉莉花,令最終的茉莉花茶達到近乎完美的狀態。
這樣的經驗,是三花不可復制的獨門絕技;這樣的三花,才是成都人日夜牽掛的經典味道。
三花·歸來
隨著時代變遷,許多曾經的百年老字號和國營品牌都悄無聲息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許多記憶就此被歷史塵封,一段歲月就此失散。
「厚積薄發,堅守與成都的約定」
而三花,這個成都人的老朋友,在過去的時間中,一直沉默而堅定地存在著。一方面是因為喝三花早已成為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三花沒有像那些消失的老品牌那樣,或以次充好透支人們對其的感情,或在社會經濟格局的變化下破產消失。
三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用最認真的態度,以最地道的手藝,做最成都的茶。
即使是在人們因為媒體的報道和專家的推薦而大量轉向購買飲用綠茶時,三花依然堅持著自身對品質的追求,做著始終如一品質一流的茉莉花茶。
「三花歸來,再續傳奇」
如今,三花這個曾經陪伴無數成都人日夜記憶,見證著這座城市豐盈成長的川茶品牌。再度唱起屬于老成都的歌謠,將帶著屬于成都這天府之國的光榮與夢想,以嶄新的姿態,在新的時代浴火重生。
如今,三花再度啟程,帶著記憶和品質的烙印,榮耀歸來。
穿越60年光陰歲月,造就花茶極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