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寶劍是中華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末期,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在龍泉秦溪山鑄成龍淵、泰阿、工布三把名劍,并以龍淵為鄉名。后因避唐高祖李淵諱,以“泉”代“淵”,改稱龍泉。自此有龍泉寶劍名揚天下。
萬字號劍鋪創始建于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年),距今近150年歷史,是龍泉始于清代的老字號企業,主要生產龍泉寶劍、龍泉刀劍和日本刀,萬字號創始人周國華最早在龍泉東街“天妃宮”旁創辦了萬字號劍鋪。在150年的發展歷程中,萬字號全心傳承中國刀劍的傳統技藝,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創辦至今,為歷代領導人和國際名人鑄劍數不勝數,民國時期,有曾為蔣介石打造“中正劍”,國民黨一級上將,民國副總統陳誠鑄過一劍,還為原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雄,國民黨浙江省省長、上海淞滬司令宣吾分別鑄劍,宣吾還親筆書寫“古今劉芳”的匾額派人送給萬字號劍鋪。
建國后,萬字號劍鋪再度扛起恢復龍泉寶劍技藝的重任,數十年間,培養了一大批鑄劍名師,始龍泉寶劍再度揚名海外,2005年6月,萬字號劍鋪第一個被國家內貿部認定為龍泉的中華老字號劍鋪。萬字號劍鋪,還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外友人鑄劍,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河南省省委書記虞展工、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原外經貿部部長鄭拓彬、原公安部部長王芳、原人事部部長萬學遠等等。
萬字號劍鋪風雨曲折,幾經變遷,最早,創始于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的萬字號劍鋪在龍泉東街“天妃宮”旁。劍鋪僅有120平方米,生產、銷售、居住全在一起。萬字號創始人周國華(別名周六兒),原是一名鐵匠。清代末,因國內社會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特別是太平天國時期,農民起義軍大量使用兵器,始得鐵匠業務應接不暇。萬字號也就在此時轉產,萬字號創始人周國華和其子周子望開始大力挖掘和傳承歐冶子祖師傳統鑄劍技藝,并大量為農民起義軍首領提供高質量寶劍和兵器,如此以來,萬字號名氣越來越大。農民起義軍失敗以后,萬字號寶劍被清政府及以后各級政府所親睞,到新中國成立前生產從未間斷。建國后百廢待興,國家又大量控制兵器生產,1950年5月一場大火,萬字號劍鋪被燒。萬字號第二代掌門人周子望領著子女在東街碼頭工會對面開了小鐵店謀生,1952年7月甌江漲大水,萬字號劍鋪被洪水沖走,自此萬字號宣告一個時代終結。
1956年,國家宣布恢復龍泉寶劍生產,并成立龍泉寶劍社集體企業,萬字號第二代傳承人周子望被選為組織者之一。自此以后,龍泉寶劍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了更好的發展龍泉寶劍傳統產業,形成競爭機制,實現百家爭鳴局面。1984年,香港武術名家趙宋皇族后裔趙從武先生在一次歸鄉尋根做赤子,特意前來拜訪周子望,問起萬字號寶劍何時才能重現人間。周子望即與當時的龍淵鎮領導協商,恢復百年老店龍泉萬字號寶劍生產,將原萬字號劍鋪名更名為萬字號寶劍廠,企業性質為鄉鎮集體企業,由周子望負責組織恢復萬字號的傳統鑄劍技藝,1984年4月19日龍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龍政辦(84)41號文件批復。同意開辦龍泉縣萬字號寶劍廠,恢復萬字號寶劍生產,屬城關鎮鄉鎮企業。當時貸了三萬五仟元起家,租用七大隊的曬谷場一角,廠房四面用編竹籬隔墻,上面是油毛氈,搭建簡易廠房開業生產,由萬字號傳人周子望主持。八四年第一批刻有萬字號標志的寶劍投放市場,很快就被賣完。八四年六月香港〈〈大公報〉〉發出中新社新聞,龍泉縣恢復生產萬字號傳統名劍。接著美國洛杉機〈〈華僑日報〉〉,紐約〈〈世界宇宙報〉〉都轉載了。從此海外訂單猛增。現有生產規模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周子望年事已高,鎮領導決定84年9月后由周子望女婿王鎮銘擔任萬字號寶劍廠廠長,王鎮銘成為萬字號第三代掌門人。
隨著規模的擴大,1985年為解決企業資金和鋼材原料困難,85年5月9日與杭州鋼鐵廠聯營。杭鋼投資50萬,每年按國際價提供生產寶劍鋼材40噸。廠房面積2900平方,注冊資金81萬,職工90多人,企業管理逐步走向規模化、標準化。
因萬字號歷史一直都以龍鳳七星及龍泉寶劍字樣為品牌形象,當時對商標注冊概念也不是很清晰,沒有在意侵權行為,故此都以原圖案制作,沒想龍鳳商標已被原國營企業龍泉寶劍廠注冊,萬字號被認定為商標侵權,1987年龍泉寶劍廠狀告萬字號寶劍廠商標侵權。從麗水中院打到省高院。1988年5月終審判決,萬字號輸了官司賠了錢,企業瀕臨倒閉。僅經濟賠償一項就吐出三年利潤,產品銷不出去,材料無錢付,工人工資發不出去,銀行又不貸款。
1988年6月龍淵鎮政府決定對萬字號寶劍廠實行承包。向社會公開招標,王鎮銘根據廠里實際情況提出經營方案和措施,得到了評委和職工代表一致贊同,并以最高分中標。萬字號第三代掌門人發誓要爭一口氣,不能讓萬字號在他手里倒了。下決心要讓萬字號起死回生,于是辦了停薪留職手續,鐵飯碗換成黃泥碗。并向大家表決心,就是討飯也要帶大家一起去討。在企業發展非常困難的緊急關頭,職工紛紛解囊贊助,共籌集資金八萬多元,經全體員工努力支持下,企業有了明顯好轉,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企業被評為省地市先進集體。
1988年龍泉寶劍廠因商標勝訴后不僅得到了巨額的賠償款,還因勝訴提高了知名度,他們的產品一時成了皇帝女兒不愁嫁。不料五年后乾坤轉換,萬字號經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憑著優良的產品品質和規范的管理逐漸走到了市場前沿。1992年龍泉寶劍廠未經萬字號授權同意,偷偷的仿制萬字號寶劍商標。用萬字號品牌文字和圖案。同年1月23日萬字號與市工商局聯合,查獲查封龍泉寶劍廠侵權寶劍324把。龍泉寶劍廠在明知侵權的情況下,為了自己的利益,重復當年萬字號不懂法時所犯的錯誤,知法犯法,受到法律制裁。
龍泉萬字號寶劍廠從被告到原告,從被侵權到侵權的戲劇性換位,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為此〈〈法制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法制報〉〉、〈〈冶金報〉〉等紛紛以“磨礪之劍”、“離奇的轉換”、“錯位”、“從侵權到被侵權”等為題發表了消息。
自此萬字號事業如日中天,成為龍泉寶劍第一品牌,并成為政府歷屆的形象禮品,萬字號企業為龍泉市政府形象明顯企業,這樣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末。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內工商業形式發生了重大轉變,1998年,中國加入了WTO,外貿企業異軍突起,發展勢頭旺盛。而國內傳統寶劍企業漸漸平養聲息,銷售市場舉步維艱,萬字號自然也不列外。這樣維持了近十年,國內市場又發生了重大轉變,中國經濟發展后,民間消費能力逐年提高,國家發展經濟后為了打造品牌中國,大力支持和倡導文化產業,并每年舉辦龍泉寶劍文化節和組織寶劍傳統企業到國內外大中城市展覽,經過一系列的市場培育,寶劍愛好者紛紛增多,國內寶劍市場巨變,傳統寶劍市場前景向好,龍泉傳統寶劍市場空前膨脹。此時,萬字號第三代掌門人王鎮銘自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不能很好掌控萬字號的進一步發展,2009年,萬字號掌門人審時度勢,經過細心篩選,慎重考慮,決定將萬字號經營權交給愛徒季忠來打理,并將“龍泉萬字號寶劍廠”重新更名為“龍泉萬字號劍鋪”,2009年12月,萬字號劍鋪舉行了隆重的新一代掌門人傳承儀式,正式授予季忠為萬字號第四代掌門人,季忠17歲進入萬字號學藝,從事刀劍工藝研究與制作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個人作品多次在國家工藝美術協會主辦的展會中獲金、銀獎,被授予麗水市十大杰出青年,龍泉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季忠接手萬字號以后,積極開拓國內高端市場,2010年萬字號投入巨資在龍泉塔石建造了萬字號寶劍文化園,全面展示龍泉寶劍傳統技藝制作文化,并將建立中外刀劍博物館,全面展示鋼鐵刀劍文化,并將引入大量游客參觀了解中外的刀劍歷史文化,萬字號還積極開拓國內電子商務市場和傳統渠道市場,到2013年已初見成效,發展速度大步跨越,若干年后,萬字號必將實現歷史的大跨越,延續萬字號往年的市場地位,重新站立在龍泉寶劍行業的品牌前沿。